全球三分之一的肠癌在我国, 提醒: 不想肠道烂如泥, 少吃两菜三肉
23岁的小文最近总感觉肚子疼,以为只是吃坏肚子,就简单吃药,但症状并未缓解。
前几日,小文和以往一样吃了一顿宵夜,结果突然就腹痛晕倒,被家人紧急送医。而经过医生详细检查,最终竟然确诊肠癌晚期!
医生在问诊后了解到,小文喜好烧烤和煎炸食物,而肠癌也和这种饮食习惯脱不开干系。
如今肠癌越发年轻化,其中高蛋白、高热量、高脂肪、低纤维饮食结构也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。
肠癌早期症状容易被混淆为一般肠胃疾病,我们该如何识别肠癌的“危险信号”呢?
一、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被肠癌盯上?
肠癌,俗称大肠癌,是指肠内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。肠癌按照发病部位可以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。
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,2020年,我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达到55.5万例和28.6万例,分别位于全部癌症的第2位和第5位。
天津市肿瘤医院结直肠肿瘤科的主任医生孔大陆指出,肠癌是我国高发癌种之一,过往肠癌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但近些年30岁以下年轻人的肠癌发病比例逐渐升高。
美国癌症协会相关研究数据显示,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增加越发显著,1991-2014年间发病率翻一倍,20-49岁发病率也是从2.6/10万翻倍至5.2/10万。而且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,1990年左右出生的成人患直肠癌的风险比1950年出生的人高出4倍,结肠癌也不容乐观,高出2两倍。
为什么越来越多年轻人被肠癌盯上?研究发现可能和四个原因有关。
1、高脂肪饮食
《细胞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,高脂肪饮食是肠癌的助燃剂。研究中有结直肠癌突变基因的小鼠会长良性腺瘤,但这些小鼠一旦摄入高脂肪饮食就很快会发生癌变。更有研究者表示高脂饮食比基因的影响更大,长期的高脂饮食会增加肠道中的微生物,改变胆汁代谢,增加结直肠癌风险。
2、久坐不动
《国际流行病学杂志》上的一项研究发现,久坐不动的人罹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44%。久坐不动会减弱肠道蠕动速度,导致粪便中致癌物滞留并不断刺激肠道,加上久坐后下肢血循不畅而削弱肠道免疫功能,也会加大肠癌风险。
3、不爱吃蔬菜水果、粗粮
《英国医学杂志》上的一项研究指出,大量摄入膳食纤维可降低结直肠癌风险。而现代人饮食却是高热量高脂肪为主,缺少蔬果、粗粮等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,无疑会增加肠癌患病率。
4、长期吸烟
世卫组织发布的《烟草影响下的身体》中指出,烟草中的致癌物至少70种,因而吸烟人群罹患癌症的风险会比不吸烟的高出很多。
二、肠癌来临前,身体会发生6个信号
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主任徐烨指出,结直肠癌的发展其实较缓慢,从癌前病变发展到癌通常需要5-10年。但由于早期症状隐匿也容易被患者忽视,以至于到医院就诊时,往往是肠癌中晚期。因而,了解肠癌早期预警信号是非常关键的。
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刊文介绍,大肠癌来临前,身体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症状:
1、排便异常,排便习惯改变
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,频繁腹泻与便秘,或便秘腹泻交替进行,大便变细或大便上有明显压痕。
2、便血
便血为暗红色或鲜红色,多间歇性出现,量不多,亦可表现为黏液样或果酱样血便。肠癌便血容易和痔疮便血混淆,建议便血后要尽早就医并对症检查以排查具体病因。
3、腹痛
肠癌到一定程度后可引起肠梗阻,表现为腹胀腹痛,便秘或停止排便排气。
4、消化不良
肠癌也可引起消化不良的问题,比如中下腹胀满不适,或腹部隐痛。
5、腹部肿块
肠道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时,可在患者腹部摸到明显肿块。
6、全身症状
肠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疾病,也容易引起全身症状,比如体重明显下降,全身乏力,特别是长期便血后,甚至还可能引起贫血的问题。
河南省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张斌表示,肠癌只要在早期阶段发现并进行积极治疗,五年生存率是可以达到90.9%的!但如果是肠癌四期,五年生存率仅为15.6%,所以肠癌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,而肠镜检查就是发现早期肠癌的主要手段。
根据柳叶刀一项涉及17万多人随访时长超17年的追踪研究指出,一次肠镜检查可使17年内肠癌风险降低约30%。
尤其是40岁以上,长期吸烟喝酒,有结直肠息肉或癌症家族史,有慢性阑尾或阑尾切除史,有胆囊切除史,长期便秘腹泻,或排便习惯改变,不明原因腹痛或消瘦,有炎症性肠病或家族性息肉病,世卫组织建议有以上情况的人群最好定期做肠镜筛查。
三、肠癌都是吃出来的,“2菜3肉”少吃点
根据中华肿瘤杂志刊登的《2020年中国与全球结直肠癌流血概况分析》论文指出,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人数占全球约三分之一,占东大地区的四分之三。就目前结直肠癌发病年轻化趋势来看,它的发生其实和不良的生活方式、饮食习惯脱不开干系,特别是这“2菜3肉”,最好少吃!
1、腌菜/咸菜
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较高,其进入体内可形成强致癌行物质亚硝胺,增加患癌风险;
2、高油脂的菜
高油高脂的饮食容易刺激胆汁分泌,从而升高大肠内胆汁酸浓度,刺激肠道内厌氧菌增多,产生可激活致癌成分的酶,促进细胞增殖分化。
3、加工肉
咸鱼、腊肉、熏肉、火腿、培根、午餐肉等加工肉早已被认定为I类致癌物,有研究指出每日吃50g加工肉,肠癌风险或提升18%。
4、红肉
红肉被认定为2A类致癌物,新西兰一项研究发现一牛肉销量高的地区,居民肠癌风险也较高。
5、烤肉
烤肉在烹制时已经产生了致癌物杂环胺,通过刺激肠上皮细胞,增加细胞变异性,导致肠癌发生。
近些年肠癌作为消化道肿瘤疾病越发被人熟知,除了因为高发病率,还因为该病愈发年轻化。除了基因、遗传等因素可导致肠癌,后天的因素也可能诱发肠癌,比如吸烟酗酒,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,因此年轻人更要引起重视。
参考资料:
[1]《【指南与共识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(2023版)》.中华胃肠外科杂志.2024-02-15
[2]《一次肠镜保17年平安!医生呼吁:这几类人群需要尽快去做检查!》.梅斯消化新前沿.2023-03-14
[3]《肠癌最爱这些“菜”,你却天天在吃!不想被癌缠上,早期信号要记牢……》.浙江省肿瘤医院.2024-06-26